美國百日維新告終 文:陳思靜

馬斯克辭職,美國的維新變法失敗告終!

2025年4月1日,一則消息引發軒然大波,科技界傳奇人物馬斯克宣佈計劃於今年的5月底辭去美國政府效率部(DOGE)負責人的職務。而美國政府效率部的設立,旨在提升政府運作效率、削減不必要開支。然而,該部門自誕生起便飽受爭議,它並非由國會批准設立,其存在的合法性一直遭到質疑。

在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,馬斯克宣佈,他有信心在離職前完成削減1萬億美元聯邦赤字的目標,並強調政府效率低下,存在大量浪費和欺詐,有信心在不影響關鍵服務的情況下減少15%的支出。

為此,馬斯克開啟了130天的百日維新。

自馬斯克上臺以來,這場調查猶如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,激起層層漣漪。從部門設立的爭議,到馬斯克的任職,再到如今的辭職聲明,每一步都吸引著全球的目光。

馬斯克在美國政府推行的改革,讓人不禁聯想起中國晚清時期的戊戌變法和中國現代的反腐敗鬥爭。造法易,執行難!戊戌變法僅維持百日便宣佈失敗,如今馬斯克也同樣面臨失敗的命運。立法之業,益為政治上第一關鍵,因有前車之鑒,習近平主席秉著“得罪千百人,不負十四億”的使命擔當祛屙治亂,開啟了道阻且長的反貪污鬥爭,這些改革雖然發生在不同時期和國家,但都揭示了改革在制度性困境前的無奈。

要知道,美國的官僚體系如同一個龐大而複雜的機器,有著自身的運行規則和利益格局。與戊戌變法類似,美國的官僚體系對改革有著強大的抵抗機制。那些既得利益者們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力和利益,會利用各種制度漏洞和程式規則來阻礙改革的實施。他們習慣於按部就班的工作方式,對新的改革理念和方法充滿抵觸。此外,美國的政治體制強調權力制衡,不同政治派別之間的利益博弈也使得改革難以順利推進。在這種制度性困境下,馬斯克的改革如同逆水行舟,舉步維艱。

緊接著馬斯克旗下公司特斯拉還頻頻遭遇暴力襲擊。3月18日,拉斯維加斯的一家特斯拉服務中心遭遇惡性襲擊,至少5輛特斯拉汽車被縱火焚燒和開槍破壞,與此同時特斯拉股價持續下跌,其經營狀況也陷入了困境。瑞銀集團分析師已下調特斯拉的全球交付量預期,預計第一季度交付量將減少至36.7萬輛。更為關鍵的是,特斯拉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市場競爭,中國電動車企業如比亞迪、蔚來、小鵬等正在迅速崛起,搶佔全球市場份額;而在美國市場,通脹壓力和消費者信心下降也進一步影響了特斯拉的銷售表現。

執法如砥,行步維艱;力有未逮,遂告退焉。

文:陳思靜

擊劍任俠 快意恩仇 浪蕩宦海 十載浮沉

*作者文章觀點,不代表堅料網立場

最新文章